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妈妈也会有分离焦虑,宝宝有分离焦虑症 妈妈该怎么做

2022-06-17 03:48:09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妈妈也会有分离焦虑

  妈妈和宝宝相处4个多月,对宝宝产生浓密的感情。妈妈在产假期间,宝宝的一颦一笑都深深的印在妈妈的脑海里,妈妈要放工了,而心里时时

1、妈妈也会有分离焦虑

  妈妈和宝宝相处4个多月,对宝宝产生浓密的感情。妈妈在产假期间,宝宝的一颦一笑都深深的印在妈妈的脑海里,妈妈要放工了,而心里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自己的宝宝。宝宝现在怎样样了?不知不觉中妈妈就会产生和宝宝分离后的焦虑。

  信不过保姆:放工了,宝宝的生活全部交给了保姆,妈妈心里就会不安心,还会想象实际环境会不会是这样:妈妈在时,保姆对宝宝很好,妈妈不在的时候,保姆就会对宝宝不闻不问呢。结果即是会弄得自己很伤感。

  忸捏感:有的妈妈辞职后,因为生活的压力不得不重返职场,当初辞职是为了给宝宝纯母乳饲养才决议辞职的,现在放工就意味着不能给宝宝母乳饲养了是妈妈心中永恒的痛。

  在家还是辞职:宝宝那么小,妈妈就分隔宝宝去放工了。如果妈妈辞职了回家看着宝宝会不会好一些,要不要辞职呢?辞职后将来还好不好谋事情呢?不辞职保姆和奶奶会带好宝宝吗?这点变乱不绝在妈妈的脑子里转来转去的,很烦恼也很抵触。

  神经兮兮:有的妈妈惦记宝宝已到达了跋扈獗的地步,事变时不以为意,若有什么环境,哪怕是眼皮跳一下就会想起宝宝,神经兮兮的。

  力不从心:放工后,妈妈很要强,想把事变做好,事变一天后很疲劳,回家后又要光顾光顾宝宝感觉力不从心,特别是宝宝得病时,妈妈会感觉更加疲乏,时间久了就会有沉闷的感觉。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宝宝有分离焦虑症 妈妈该怎么做

由妈妈亲自带的宝宝往往比较粘人,所以当宝宝和妈妈期间亲密的时候,妈妈就很困扰了,因为妈妈一离开宝宝的视线,宝宝就焦躁不安,大哭不止,即所谓的“分离焦虑”。

这种分离焦虑是宝宝情绪的极端表现,让妈妈既窝心又烦心,不知道该怎么缓解宝宝这种分离的不安和恐惧。

宝宝6个月后就会开始出现分离焦虑,1岁半左右这种情况达到顶峰,等到宝宝长大上幼儿园后,分离的探索越来越多,焦虑感才会逐渐减少。妈妈们要正确认识宝宝的:分离焦虑",才能帮助宝宝更快独立。

分离焦虑是亲子依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亲子依恋是指宝宝对家人的依恋对陌生人的害怕,尤其是对特定养育者(比如,妈妈或奶奶)的依恋。亲子依恋有群体层面也有心腹层面、小团体层面,妈妈是宝宝依恋的核心人物,和妈妈稍微的分离会给宝宝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所以宝宝亲子依恋发展必然要经历这个焦虑阶段,属于宝宝成长发展的正常现象,说明宝宝已经超越了依恋的第二个阶段,要进入第三阶段了。

分离焦虑反映宝宝认知能力发展阶段

宝宝6个月后思维能力就进步了,预期事情比以往更有效,也能通过新的能力改变自己想要的事情,比如妈妈坐出拿包包要出门的动作时,宝宝就意识到要和妈妈分离了,就会抓住妈妈或者直接大哭大闹,以此阻止妈妈的离开。而6个月前的宝宝简单的认知能力是不会意识到妈妈分离前动作的后果,所以没什么分离焦虑可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分离焦虑说明宝宝比以往更聪明了。

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分离焦虑强度

当宝宝对客体的认知发展到无论它是否在视线内都意识到客体还是存在的这个阶段时,即使妈妈不在宝宝眼前,宝宝也认识到妈妈不是:消失"了,她等会就会再回来的,这个阶段宝宝的分离焦虑就会比较少了。

不过,如果宝宝不知道妈妈的离开是去哪里时,还是会有强烈的分离焦虑,比如妈妈从客厅到厨房煮饭,宝宝不太会关注,但是当妈妈拿着包准备跨出家门时,宝宝不知道妈妈要去哪里,就会产生不安和恐惧。

和有分离焦虑的宝宝轻松说拜拜

在中国,大多数孩子都是有祖辈照料的,大概只有11%的孩子是完全由爸爸妈妈自己照顾,职场妈妈面对有分离焦虑的宝宝,出门前要轻松的和宝宝做个愉快的告别:

1.妈妈不必过于紧张宝宝的分离焦虑,为宝宝的焦虑伤心会加深宝宝的依赖,要相信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妙招可以立刻消除宝宝的分离焦虑,要耐心的帮助宝宝走完这个过程。

3.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柔软的玩具,这类玩具的触觉有助减缓宝宝的焦虑。

4.出门前提前告诉宝宝自己的去向,让宝宝有心理准备。

5.和宝宝有一个愉快的告别方式,比如抱一抱宝宝,说再见,告诉宝宝要上班了。

6.和宝宝告别后不要:一步三回头",那会给宝宝暗示其实你也很留恋他,宝宝的分离焦虑又会出现。

7.和宝宝分离又见面后要更亲热,甚至可以买些玩具当做:见面礼",那样宝宝就会知道妈妈很爱自己,还会带礼物回来。(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3、面对宝宝分离焦虑 职场妈妈如何处理

面对宝宝分离焦虑,许多职场妈妈都表示十分头疼,看着宝宝泪眼汪汪的很是心疼,可是不上班也不行啊,想要轻松跟宝宝告别,你要学会一些正确方法!快来看看吧!

现代女性的压力非常大,即使在生了宝宝后,也要面临上班的问题,孩子工作两边兼顾,难免会分身乏术,尤其是每天上班时和宝宝的分离,听着宝宝撕心裂肺地哭声,看着宝宝可怜的小样,哪个妈妈不揪心呢?可是,现实总有困难,宝宝也要早日学会独立,所以,职场妈妈不用怕,轻轻松松地就可以解决宝宝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对宝宝有危害

分离焦虑是宝宝在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情绪上的障碍,而且会根据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反应。这种情绪障碍对宝宝的身心是有极大影响的,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尽早地发现并找出应对的方法,将会对宝宝以后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如果宝宝在小的时候有很强烈的分离焦虑,会降低其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以后的创造力和适应力。所以,在了解宝宝的这种特点之后,职场妈妈要在早期尽量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或者是找出正确应对的方法,来帮助宝宝缓解分离焦虑。

宝宝年龄不同分离焦虑也不同

分离焦虑对于宝宝来说,会根据年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比如年龄小的孩子,在面临分离时会紧紧抱着爸妈不放,会放声大哭;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会有惧怕的表现,情绪不稳定,又叫又跳,耍赖等。

0-3个月的宝宝

这一时期的宝宝处在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他们的身体舒服,就不会产生分离焦虑的情绪。

3-6个月的宝宝

这一时期的宝宝处在有差别的依恋发展阶段,他可以区分出熟人和生人,并对不熟悉的面孔有轻微拒绝,但是对那些似曾相识的熟人基本都会接受。如果妈妈去上班了,只要与保姆或祖辈熟悉几天后,他就会很快就把他们纳入熟人圈内,妈妈上班走了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分离焦虑。

6-24个月的宝宝

这一时期的宝宝处在依恋关系单一化阶段,并在24个月的时候到达高峰,也就是宝宝开始在熟人圈里寻找跟自己关系最亲近的人,并会对他产生强烈的依恋。如果妈妈在这时开始去上班,宝宝会对陌生的照管人非常排斥,分离焦虑也最厉害。

24-36个月的宝宝

这一时期的宝宝开始有能力把依恋对象伙伴化,能够容忍与妈妈暂时的分离,如果清楚地告诉他道理后,他也能明白妈妈走了还会回来,但是焦虑的情绪仍然比较严重。

职场妈妈4招解决宝宝分离焦虑

1、早早做准备

妈妈可以在每天上班之前,跟宝宝说好这件事,并且承诺会在说好的下班时间里回来,也可以给宝宝一些鼓励。让宝宝有事先的心理准备是很重要的。

2、简短地再见

妈妈要记得在分开时与宝宝说:再见",这对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承诺,也是对妈妈产生信任的基石。

并且,和宝宝说再见时最好不要说上一长串:妈妈真的会非常想念你"之类的话,这样只能更加深宝宝的焦虑情绪。要记住,在简短地说声:再见"之余,最好加上一句回来时间的承诺,比如:妈妈到了下班时间就很快回来。"简单承诺,会成为宝宝的一种有形期待,有效地缓解分离焦虑。

3、情绪要放松

妈妈跟宝宝道别后出门前,身体要放松,给宝宝大大的微笑,让宝宝感到即使与别别人在一起,他也是安全的。然后作轻松状直奔目的地,一回头就会前功尽弃。你的情绪和行为都会给宝宝暗示,而且他很善于学习和捕捉妈妈的信号,因此,不要做留恋状,而是愉快地、直截了当地与宝宝说再见。用自己轻松、愉快的情绪来影响宝宝,不要让分离变得:苦大仇深"。

4、不偷偷溜走

有些妈妈为了避免分离时的:痛苦",会选择在孩子睡觉时或是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这样可不对哦。如果妈妈上班时悄悄溜走,让宝宝找不到妈妈,不知道妈妈因为什么离开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就会对其造成心理创伤。不要把自己在宝宝心目中的信任度给打消,让宝宝看着你离开,而不是神秘的消失,这对宝宝真的非常有帮助。

宝宝的分离焦虑是成长阶段中正常的心理,但是爸爸妈妈也要引起重视,尤其是职场妈妈,抓住增进亲子关系的机会,用合适的方法来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

4、什么是分离焦虑

很多刚上幼儿园的宝宝都会出现哭闹的现象,抱着妈妈的脖子不肯松手。家长一定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家里的乖宝宝去了幼儿园就不听话了呢?其实这都是分离焦虑“惹的祸”。那么什么是分离焦虑呢?

分离焦虑是指宝宝与熟悉的人分开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的,从熟悉的家来到了陌生的幼儿园,从爸爸妈妈身边来到了谁也不认识的集体当中。

这种现象又叫做“心理断乳期”,会让宝宝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抵抗力下降、情绪躁动不安等等。时间久了还会伴随着感冒、发烧、拉肚子等等。在性格上也会偏向于孤僻、暴躁,拒绝与小伙伴交流与玩耍。如果不能及早缓解这种焦虑的情绪,会对宝宝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的危害。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继继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