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孩子最怕的是被同伴孤立,教会孩子如何和同伴友好相处

2022-06-24 02:54:10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孩子最怕的是被同伴孤立

  家长们都觉得自己最了解、最关心孩子,也最有能力帮助孩子,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朋友而不是向导。此外,家长们一般只关注孩子

1、孩子最怕的是被同伴孤立

  家长们都觉得自己最了解、最关心孩子,也最有能力帮助孩子,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朋友而不是向导。此外,家长们一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至于孩子在学校有没有朋友、受不受欢迎、开不开心,则很少关心。事实上,青春期的孩子最怕被同学和朋友孤立,家长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真正理解孩子的行为,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

  我的一个朋友有个表姐,她不用上班,在家专门照顾儿子。她的儿子从小性格就很内向,个子也不高,总是班里最矮的男生。因为听老师话、听家长话,学习成绩很不错。大家都知道,一般中学里总会有一些不爱学习但爱捉弄人的孩子,这个老实的男孩就成了这些顽皮孩子捉弄的对象。为此,她动不动就到儿子学校向老师投诉,甚至还直接盘问和警告儿子的同学,生怕儿子再被欺负。

  现在的老师都怕家长。她每找一回老师,那些孩子就要遭一次殃。后来,她的儿子再也不和她说学校的事了,她想这下太平了,再没人敢欺负儿子了。但是,她发现儿子越来越不开心,对她的态度也越来越不好。原来,因为她总去找老师,儿子的同学都取笑他,说他:没断奶"。那些欺负他的孩子不敢理他,原来和他一起玩的同学也疏远他,儿子被孤立了。

  她开始没当一回事,觉得小孩子闹情绪,过几天就好。而且,少和同学玩也没什么,还能把精力全放在学习上。没想到,儿子的成绩开始下滑,总说上学没意思,后来竟提出要转学。转学不成,他的成绩急转直下,最后竟没能考取大学,母子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原本成绩很好的一个孩子,由于母亲在孩子与同伴相处问题上的举措失误,前途受到了很大影响。

  所以,家长应当注意:当孩子遭到同学捉弄,找老师寻求帮助是没问题的,但要注意方法和态度,不能强加给老师压力。因为,这样的压力很可能最终落回到自己孩子的头上。而且,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同学和朋友,像上面那位妈妈直接盘问和警告孩子的同学,实在是不可取。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教会孩子如何和同伴友好相处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孩子缺乏兄弟姐妹的手足情,所以在如何与他人相处方面经验不足。但他们每天有三分之——的时间要和同龄人在一起度过校园生活,相处得好,孩子的心境平和愉快,身心健康发展,相处得不好,孩子就会孤独烦躁,进而影响学习,生活,以致危害身心健康。

  李澜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日常生活,由于长辈的溺爱,他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稍不顺心,就会闹别扭,经常因为一点小矛盾,与同学发生冲突。因此,他没有要好的伙伴,比较孤独。有时候,结交了新朋友,朋友邀请他去:串门",或一起玩耍,他义表现得不是很乐意。一旦在外受到了冷遇,他又很在意,很伤心,偶尔会回家哭诉,在家长的鼓励和教育下,虽然有时也能主动去向对方表示歉意,但有时别人仍然不理他,他感到很苦恼。家长也为孩子没有伙伴及无法与同伴友好相处而感到担心。

  李澜从小被长辈过分疼爱,从小缺乏与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相互谦让以及尊重他人的教育,养成了事事先考虑自己的习惯,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喜好,不在意别人的感觉,自然也就失去了伙伴。从李澜回家哭诉在外的遭遇可以看出,他对大人过分依赖,自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他渴望友情,同时又不愿意参加集体娱乐活动,说明他对与同伴亲密相处存有心理障碍。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里,属于从属地位,大多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安排,逐渐形成依赖心理,一旦脱离家长独自活动,就会表现出消极,退缩的情绪。如何教会孩子与同伴相处呢?

  1.教孩子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

  可以在孩子刚学说话的时候就教他说-一些与人交往所需的话语,例如:你好",:谢谢"等。在他开始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就可鼓励他练习说这些话。

  2.家长应改变对孩子娇宠溺爱的教育方式

  引导他思考:为什么小朋友不喜欢我’、:为什么他们不愿意理我",:当我做了什么,别人会显得很高兴-等问题,父母通过讲故事、和孩子共演情景剧的游戏方式,也能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宽容他人、自己想办法处理与朋友的关系等,让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鼓励,就能逐渐把新的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替别人着想,是提高孩子受欢迎程度的另外一种重要的社交技巧——总是能够考虑到朋友的心情,在朋友伤心难过的时候能够表示关怀,并且能够让同龄人更信赖他。

  3.让孩子独自作客或招待客人

  如果想训练孩子的交际能力,可以让孩子独自到邻居或亲戚家去玩耍,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用平时学会的一些交际语言进行练习。之所以让孩子独自去,是因为这样孩子不会有—种依附心理,他必须亲自与人打交道,这时的他是作为主要人物上场的,他自己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这会促使他去思考,促使他学会与人交往,与他人和睦相处。如果是朋友到自己家来作客,可以让孩子进行接待,从而让孩子学会如何待人接物。特别是与孩子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到家采玩耍时,更要让孩子亲自做一回小主人。

  4.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活动

  诸如课外兴趣小组,课外活动,除学校之外的少年宫,社区举办的敬老活动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此外,和同龄人一起参加群体活动还有利于孩子形成平等观念,逐渐脱离对家长的依赖,孩子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和同伴的交往必须要在实践中才能发展起采,与其他硅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慢慢让破子学会自己处理。事事包办代劳,为孩子出头,是不可能让孩子学到交往技能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孩子被同伴抛弃会产生恐惧感

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

上初一的宇宇性格活泼开朗,但自从升人初中后就变得不爱说话了,有一天还突然对父母说上学没意思,不想上学,在父母的眼里,儿子一直是老实爱听话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也算不错,但不知为什么儿子会说出这样消极的话来。妈妈问他怎么了,他哼哼几声,不想回答。在父母的一再盘问下,宇宇才说出了实情:原来升人初中以来,同学们嫌他上课好接老师的话茬,极力表现自己,都不愿和他一起玩,他那么热情地帮助同学们借书、卖饮料、跑腿、锁自行车、拿衣服等等,可同学们根本不领情,还经常嘲笑他、捉弄他。就在昨天下午上体育课的时候,竟然有两个同学扒他的裤子,他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可又不敢反抗,觉得委屈极了。同学们打篮球、踢足球、玩游戏也没人叫他,他是那么的难过沮丧。

对于自己被同伴排斥、孤立的孩子,家长通常会说,那没啥大问题,小孩嘛,小打小闹的很正常,相互又不会记仇,过两天就好了。但事情往往并不像家长想象的那么简单。

据《每日科学杂志》报道,一项对美国中西部380名5~11岁孩子的研究显示,长期被同学抵制、排斥的孩子,更有可能对学校的各种活动采取消极态度,它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给受害学生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同时会损害他们与同龄人交流、参与课堂活动、参加与课堂相关的社会活动的能力,容易使学习成绩大受影响。

研究人员起初认为,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强,能够很快从中跳出采,但他们经过一段研究后发现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家长对此不可掉以轻心,把它当作仅仅是小孩子的幼稚行为而以为最好不要操心甚至迁就。

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团体和社会而生活,在团体和社会中生活就存在着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假如我们不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会处理交往中出现的矛盾、摩擦,就不能被社会和团体所接纳。

孩子被孤立的原因有三种:一种是社会交往技能较差、内心自卑,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或有攻击行为:还有一种是有特殊个性或行为表现的学生,如爱发脾气等。

父母意识到孩子被孤立时,首先应学会处理孩子的紧张、焦虑和失望的情绪,让孩子有安全感,知道有人理解他、支持他。如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多说些鼓励的话,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如果家里养着宠物或有毛绒玩具,也可以让孩子多和它们玩。这些拥抱和温暖可以使刚进入新学校的孩子,不至于产生被抛弃的恐惧。

其次,强化孩子身上优秀的方面,平时增加其自信心,多鼓励赞扬他,让他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让他在潜意识里认识到:他是好孩子,他聪明能干,老师喜欢他,爸妈喜欢他,同学们喜欢他,他今后要干大事的。有了这种强烈的自信心,这种偶然发生的挫折自然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了。

再次,通过讨论、分析、图画心理投射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或者通过体验互动游戏教会孩子处理与同学之间的误解、摩擦。

最后,帮孩子展示特长。儿童心理学家说:“如果孩子有某个方面的特长,就一定要给他们机会展示他在这方面的天才,这对他们的交友很重要。”

父母应记住,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他同伴的“坏话”,比如:“我们自己玩,我们不和那群坏蛋在一起。”或者直接把电话打到对方孩子家中“告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的孩子将再次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孩子最怕的事与物

0—6个月害怕大的噪声、坠落。因为恐惧来自本能,此阶段尽量避免突然发出很大的响声和噪声;怀抱婴儿要确保安全和平衡。

7—12个月害怕陌生人。此时孩子已经能识别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所以对于不熟悉的人会感到害怕。此阶段应该慢慢地、有耐心地让孩子结识新朋友。

1岁—18个月害怕分离。此阶段的孩子对父母或其他经常照顾他的人产生特别的依恋感。所以,请保姆要早一些时间到,给孩子较宽裕的认识、熟悉、习惯过程。

2—3岁的孩子害怕体形庞大、声音可怕的动物。此阶段的孩子日益增强的思考能力使他对所有看上去比他大的动物感到害怕。所以,当孩子和动物玩耍时,确保不要被动物伤害。

4—5岁的孩子害怕妖怪、戴面具的人。这些恐惧来自孩子处于萌芽状态的想像力以及对自己身体的强壮程度缺乏自信。要和孩子聊聊他们的恐惧和害怕,做些令他们感觉好的事情。

6—9岁的孩子害怕对自己或父母的安全会造成威胁的事物。因为这时孩子对不幸事件的发生已经有意识,然而在情感上还不够成熟,无法对此作出正确的观察和判断。

孩子们害怕动物、害怕自然现象,说明他们接触自然界少,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多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这样才能减少他们的恐惧心理,成长为大自然的保护人、驾驭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