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父母对孩子们应该有所期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可以激励孩子

2022-06-11 06:21:09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父母对孩子们应该有所期望

有了孩子并非意味着要放弃许多东西,贤明的父母确实并且应该期望从他们的孩子那儿得到些报答,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不是要他们对自己的出身和

1、父母对孩子们应该有所期望

有了孩子并非意味着要放弃许多东西,贤明的父母确实并且应该期望从他们的孩子那儿得到些报答,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不是要他们对自己的出身和抚养表示感谢——那太过分了——而是要他们充满深情和心甘情愿地考虑接受父母的标准和理想。父母希望孩子具有这些品质不仅仅是自私地为了他们自己,还因为想要孩子长大后能和别人一起合作和幸福地生活。

父母如果要求孩子有合理行为时过于犹豫——因为他们误解了自我表现的理论,因为他们生来就在做着自我牺牲,或者因为他们怕孩子不喜欢他们——他们自不免怨恨随之而产生的坏行为。他们在心里越来越感到生气,不知该如何才好。孩子们也会因此而烦恼。这使他们感到内疚和恐慌,而且还使他们变得更加自私和要求过分。例如,如果婴儿喜欢熬夜而父母又怕拒绝他们的这种愿望,婴儿可能就会在几个月内变成讨厌的暴君。要父母一连走上几小时。如果父母能受到鼓励去严格要求孩子的话,那么孩子和父母都会变得温柔和气,这种转变速度之快令人惊异。

换言之,如果父母不能使孩子的行为合乎情理,他们最终就不会对孩子有正确的感情,孩子们也只有在行为合乎情理时才会是幸福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可以激励孩子

  9岁的涛涛调皮捣乱,邻居和老师都向妈妈反映他的:罪行"。妈妈也很头疼,孩子顽劣,打骂都起不到效果。涛涛犯了错后特别会勇于认错,不过事后他还会继续犯错。

  一次偶然的机会,妈妈看到了一篇介绍罗森塔尔效应的文章。受到这一绝妙效应的启迪,妈妈决定依照这一心理效应,帮助涛涛纠正他的顽皮劣习。

  当涛涛取得一些成绩时,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妈妈也会看在眼里,并说出来以鼓励涛涛。当然,妈妈也会说::我觉得他们认为你调皮,是他们没有看到你其实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过很多人在展现优点时善于采取让他人更容易接受的方法。妈妈相信你也可以做到。"罗森塔尔效应法还真管用,涛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不再是捣蛋鬼,而是成了大家都喜欢的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在某所小学,他选取三个班的儿童进行测验,然后将一份有潜力的学生的名单交给了老师。其实,这份名单是随机抽取的,它旨在调动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实验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表现更好。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这其实是一种赏识教育。如果老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鼓励,就会以积极态度来予以反馈,取得很大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甚至歧视的学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的要求、对待自己的学习。

  林肯曾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孩子说话、走路都是在父母的鼓励下才学会的。学说话时,没有不说错话的;学走路时,没有不摔跤的。但是没有父母会因为孩子说错话、摔了跤,而不让他们学说话、学走路。父母的期望,会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父母如果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如果对孩子存在着偏见,认为孩子:比不上人家":也就这么点能耐",就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每个人都渴望受到别人的重视,得到别人的赞美。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成就非凡的人,他们成功的信念都源于赞美。父母的一句:我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不会让我失望的",是孩子日后所有奇迹的萌发点。对于任何一个孩子,父母只要给予期待和肯定,他们就会受到激发,让父母看到希望。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生理处于发育期,而心理还很幼稚,这个阶段他们心灵最强烈的需求、最本质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赏识。孩子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特别是父母的鼓励和期望。当然,这种期望只有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假设父母非得要孩子在期末考试中得到第一名,那不是期望,那也不是肯定,那是给孩子压力。在太大的压力之下,孩子就可能丧失自信,并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对父母而言,不但应该对孩子的优势面抱着良好期望,对孩子的劣势面也不要丧失信心,也应给予期望。父母应该相信孩子,在自己的期望下,好的方面会得到加强,不好的方面会得到纠正和改进。

  专家支招

  做父母的应该而且必须赏识自己的孩子,要把赏识当成孩子生命中的一种需要。有了赏识的心态,父母就会把孩子当做天才来看待。而孩子,也可能真的就成为了父母心目中所期待的天才。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父母要把握好对孩子的期望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是所有父母的希望。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无一例外地都会对孩子的将来有所考虑和期望,甚至为孩子的未来作一定的规划。期望孩子的成绩能够出众,将来能够上大学,有所成就的有之;期望孩子体格健壮,将其培养成体育健儿,将来能够破世界记录,拿世界冠军的有之;期望孩子有经营头脑,将来可以挣大钱的有之;期望孩子能够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度过一生的有之……总而言之,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会希望孩子有能力,有本事,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好好地生活,一定要比父辈们生活得更好。多数情况下,父母的殷殷期望会化作孩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动力;而有的时候,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由于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积淀,“望子成龙”、“盼女成风”已成为家长们的普遍心态。然而现实总会与人们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有一定讲究的,要把握好对孩子的期望。

(1)对孩子的期望可以是多方位的,不要只着眼于孩子的智能与成绩。以孩子智能的高低和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将来是否有前途的重要标准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事实上,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是有许多评价标准的。

(2)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与爱好。家长往往从自己的好恶、自我期望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为孩子描绘未来的宏图。更有甚者,有些家长会出现对孩子期望的攀比心埋。如此,家长的期望往往就会脱离孩子的实际能力,甚至完全不切合孩子的实际,也往往会事与愿违。

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老师称为最“笨”的学生,但是爱迪生的妈妈却不以为然,相反,妈妈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很无能。她把爱迪生接回家,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爱迪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在教育爱迪生的过程中,妈妈总是千方百计地鼓励爱迪生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在实验中让其感受真理和科学的魅力。爱迪生后来能够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与其母亲的教育和恰当地应用期望效应密不可分。

父母的期望应当与子女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所以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不妨从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其实这个时候,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给予孩子充分的发言权,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愿望,父母也可以从旁边帮孩子分析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成绩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实际能力,任何成功不仅仅需要相应的智力水平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当水准的其他非智力因素。

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父母要以孩子的自身特性为参照,不要以其他孩子的特长为出发点来期望自己的孩子,更不要以周围人的喜好和期望做参照。

(3)适度表达,激发孩子的斗志。父母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期望,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不是放在嘴边上说说就可以的,要让孩子把父母的期望转化为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又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生来就被置于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享受着成人给予的关爱。孩子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无意识地养成被动的习惯,习惯于父母给予,习惯于等待父母的信息和指令。如此一来,孩子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长久如此,孩子就会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样,如果父母一味喋喋不休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父母的愿望,被动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孩子可能会陷入两种极端,一是孩子人云亦云地盲曰听从却没有实质性的斗志;二是对什么都很无所谓,父母期望孩子这样,可孩子偏要那样,与父母反其道而行之,形成“你越是要我这样,我越是要那样”的强烈逆反心理。孩子第一次听父母讲理想的话,可能会斗志勃发,而第十次孩子可能已经听不进去了。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学业,启发孩子的人生理想,这样的效果要远远胜过一日十次的重复。

父母应该留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包括日常的生活料理,减少对孩子的包办,多让孩子自己判断、选择,并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为孩子终究要学会过自己的生活,承担各种各样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父母对孩子不要期望过高

  我们大多数人都愉快地愿意承担为人父母的职业,但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经验各有不同,有的偷快,有的不愉快。

  妈妈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说::你是不是愿意像隔壁的阿姨那样,上完小学、中学、又考上大学,然后到美国去留学?"孩子问:。大学是什么样?美国有什么好?"妈妈说::上大学是很有面子的事,到美国是人人羡慕的事,反正是好事,你愿意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眼里却露出一丝茫然。母亲又接着强调::好好学习的意思是要门门功课得100分。"孩子又是一阵点头并保证::要听妈妈话,做个好孩子。"

  这便是典型的大人对孩子的:误导教育"。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就是这样,你不可无目的性地让他们面对一种新的生活,而一件对孩子有益的事情很难用明白的语言解释清楚。这样,掺和了大量成人好恶观点的信息,便带有某种:强迫"的意味灌入孩子的幼小无知的心灵。

  我们继续引用上述例子并加以分析。进了学校以后,孩子果然学习认真,门门功课皆优,一直延续到三年级。此后做父母的忽然发现,什么地方不对劲了:孩子的考试成绩明显不如以前,在家里,孩子也懒于做作业,一脸忧郁。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对大人一副怀疑不信任的样子。老师家访了几次依然没有效果。没多久,那孩子居然开始逃学了。

  这下做父亲的可着急了,不由分说地揍了孩子一顿。母亲把孩子拉到一边说::不要怪你爸爸,他是一时生气,不过你这样下去可怎么行?你将来不是还要考大学、上美国去吗?"那孩子哭着说:"妈妈,我不想上大学,也不想去美国了。":大学"、:美国"令孩子厌学。如果孩子的母亲还记得的话,这种:厌学"早在孩子四五岁时就表现得很充分了。这个孩子天生聪明,从小记忆力非常好,父母就决定让他像许多人家的孩子一样背诵唐诗,并给孩子以鼓励。孩子开始时兴致很高,很快就背下了几十首,不久就感到有些乏味,他不知道背这些诗有什么用,便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妈妈的解释自然不能令孩子满意,他听不明白,妈妈便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背了多少首诗了,你怎么就不能比他们强呢?"孩子感觉不到:比别人家孩子强"有什么好处,更体会不到妈妈说的:背唐诗对你以后有好处",便厌倦了每天这乏味的像程序似的事情。以后,无论做父母的怎样喝斥、教导,孩子就是提不起兴趣来,对父母的强行推行的计划则是能躲则躲、能赖则赖,背唐诗计划就这样夭折了。孩子对学习采取的消极态度和:反抗"的方式,被专家称之为:厌学心理障碍"。而这种:障碍"往往是由父母一手造成的。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看:

  家长对学习目标的设置离孩子的理解程度相去甚远。

  所设置的学习内容,与孩子的兴趣不一致。

  学习量过大,使孩子难以承受。

  强行灌输的方式,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的责罚造成孩子对学习的恐惧和厌倦。

  家长对问题的错误解释。

  要求孩子十全十美。

  据专家研究,孩子厌学的心理障碍有90%是由家庭或学校老师采取强制性的教育方法所致。家长为使孩子在竞争中取胜,往往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相比较,要求他们拼命争第一。顺从大人要求的孩子被家长视为:有出息"。结果是成绩原来不错的孩子,却在某时段成绩滑落。他们生怕自己落后,心里每时每刻都充满了紧张和压力,时间久了就变得郁郁寡欢,心灵十分脆弱。据报道,有个三年级学生,从上幼儿园起就被视为:有出息"的聪明孩子,上学后考试总得第一。多少年来一直生活在大人的赞扬声中。有一次考试成绩公布下来,他的数学成绩比别人落后了几分,这个脆弱的女孩子怕别人会另眼看她,便跳进他家附近的河里自杀了。这样的例子,多少年来都时常见诸报端。

  另外,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父母的一味指责也会给他们造成心理障碍。因为有些学生并非不喜欢学习,并非知识反应和接受能力比别人弱,尽管他们也付出了努力,但却难以达到要求;社会上、家庭里的各种压力,造成了他们对自己的悲观心理,时间长了,就会厌倦学习。

  大人实际上也知道,并非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回报,而他们却一定要让孩子的努力体现出成效。这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令孩子感到不安,他们不知:成龙"是为了什么,究竟能带来什么好处。他们所感受到的只有压力。

  让孩子从学习环境中暂时脱出身来,给他们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对于恢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十分有必要。这实际上是使孩子从压抑中摆脱出来的最好方式,也就是说由被动变为主动。孩子们可以在这个自由空间任意想象,无拘无束。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他们认为值得做的事情。父母应该坦率地告诉孩子:

  ●学习确实重要,但分数并不重要。

  ●学习有时艰苦,有时就像玩一样,你要明白喜欢学什么?不喜欢什么?

  ●无论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将来想要干什么,都必须从热爱学习开始。

  ●做父母的也同样有不喜欢学的东西,同样会:厌学"。关键是每个人都有最值得自己做的事情,只要不是荒废时间。

  ●你可以得到一定的自由,但要靠学习争取,要让孩子懂得,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得到他们所要求的一切。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