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保姆知识

乖宝贝,别妒忌,3岁宝宝爱妒忌人怎么办

2022-06-29 13:15:08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乖宝贝,别妒忌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嫉,而且他们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

1、乖宝贝,别妒忌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嫉,而且他们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冲动呢?

由于家里还有个哥哥,九岁的虎虎总觉得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

无论是外出游玩、生日派对还是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老是抱怨爸爸妈妈偏心。当妈妈解释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他一起玩或者他做了哪些错事而哥哥却没有的时候,虎虎就撅着嘴说哥哥有的玩具自己却没有或者强调哥哥曾经犯的错而自己却很乖。

很多孩子都有虎虎这样的心理,当他们看到别人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包括衣服、能力、受欢迎程度和玩具等等,甚至有些大人意想不到的东西都可能诱发他们的妒嫉心理。有些家长认为这种表现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但专家指出,过分的妒嫉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使他们在自己与别人的对比中感到自卑,妨碍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达到上学年龄之前教会他们如何克服这种情绪。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减少妒嫉心理,以及当孩子的小脑瓜被妒嫉所占据的时候如何平复他们的情绪。

注意孩子的暗示,并表示同情

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对于家长们来说,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绪趋向却并不难。当孩子妒嫉心理爆发的时候,他们的行为经常会出现相应变化,比如搞破坏、哭泣或者说妒嫉对象的坏话等等。有时候,妒嫉心理也会反映在孩子的心理和身体方面,如胃疼、难过、焦躁、情绪低落或者没有干劲。这时候,家长需要对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并帮孩子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比如,爸爸带着5岁的女儿玩秋千,站在一边的3岁的儿子委屈地要哭,这时候妈妈就可以说,“看,爸爸一直陪着姐姐玩,把我们都冷落在一边了,这真不公平,对不对?”如果孩子表示同意,家长就可以告诉他这种感觉就叫做“妒嫉”——“我知道你觉得妒嫉,是不是?不过这没什么的。”家长的理解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因为这种时候,孩子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家长耐心的倾听,以及对他们内心感受的肯定。

让孩子知道大人也会妒嫉

显然,妒嫉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即使是他们尊敬的爸爸妈妈也会有妒嫉的感受。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宝宝和爸爸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时候,妈妈也会妒嫉爸爸,但是妈妈不会因此而乱发脾气或者感到难过。或者举出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告诉宝宝自己也有过同样的心情。比如,当虎虎抱怨自己不能和哥哥一样参加跆拳道班的时候,妈妈就告诉他自己小时候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但是这种情绪是可以克服的。“知道吗?我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从来不准我在街上玩,但邻居家的姐姐却可以在外面一直跳皮筋到天黑!你说多不公平!”这个故事让虎虎明白原来妈妈也妒嫉。随后妈妈告诉,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得到和别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必须学会接受。

不要过分强调负面的东西

孩子会通过观察大人的做法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当你发觉孩子感到嫉妒的时候,在表示同情的同时,不要过多强调孩子的立场,更不要指责受到妒嫉的对象,否则不但会进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绪,还会导致孩子养成动辄归咎于他人的坏习惯。假如你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同桌被邀请参加同学的生日派队,而自己却没有被邀请。这时候我们决不能指责那个过生日的孩子“不够意思”,而应该告诉孩子,妈妈理解你的委屈,但是别难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朋友,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不是也不可能把自己认识的所有人都请来吗?这样,孩子就会理解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受欢迎而未受邀请,也不会因此而记恨那个过生日的同学。

帮助孩子找到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

感到嫉妒的孩子总是希望自己得到和他人同样的待遇,假如此时家长能够诱导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但能够缓解嫉妒的心理,还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假如孩子觉得球队一个队友比自己上场的时间长,我们可以问他,如果你加强练习的话,情况会不会有所改变呢?这时,孩子会发现,虽然自己控制不了教练的选择,却可以控制自己的选择——通过联系提高自己的球技,上场的机会自然就多了。或者,当孩子对别人父母对子女所倾注的重视感到嫉妒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消除孩子的误会。5岁的美美因为妈妈错过了自己在学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满,“别人的妈妈都来了!”于是,妈妈就让美美在家里面给自己开了一个专场晚会。这样一来,美美明白了妈妈其实很关注自己,便不再失望或者妒嫉别的同学了。

尽量不要拿孩子与别人对比

你可能注意不到,在谈论其他孩子时一句无心的“婷婷越来越可爱了”,或者只是一个微笑、一个耸肩的动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比较”。尤其是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有一次,美美的妈妈跟一位阿姨说,邻家女孩的卷发很可爱,可惜自己女儿的头发却是直的。没想到,第二天,美美就要求妈妈带自己去美发厅要把头发烫成卷发!美美妈妈一下子就意识到是自己的评价引发了女儿的嫉妒心理,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评价过女儿的头发,同时非常注意不拿女儿和别的孩子作无意义的比较。

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总喜欢强调自己的弱点,而且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更容易刺激他们的妒嫉心理。因此,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他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为自己而骄傲的资本。假如孩子在画画方面有天赋,家长就应该多多鼓励。每当孩子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取得了一点进步,哪怕只是一道算术题,也应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注意到了,并且为他而骄傲。专家指出,当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关注。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这才是真正值得别人艳羡的本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3岁宝宝爱妒忌人怎么办

花花妈妈问:我的女儿已经3岁了。可是无论家里来了多大的孩子,只要我们夸奖他们,我的女儿就不高兴。您说,我的孩子怎么这么爱妒忌人?我怎么教育她?

专家回答:孩子从1岁就开始有了明显的妒忌心理,而且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尤其是3岁的女孩子可能表现得更为明显些。孩子的思维很简单,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不喜欢自己依恋的亲人去爱别的孩子,去夸奖别的孩子,认为妈妈这样做就是喜欢别的孩子,就是不爱自己了,害怕妈妈离开自己,甚至为了不让妈妈去搂抱其他的孩子而去攻击别的孩子,做出一系列的过激反应,来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可能与家长平时的教育有关,例如:经常夸奖自己的孩子,孩子在赞誉声中生活。对于这么大的孩子不可能对自己有客观评价,而是以家长的评价作为自己的评价。因此孩子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听惯了表扬就容不得家长去夸奖别的孩子。还有的孩子因为有强烈的表现欲,一旦失去表现的机会,或者自己确实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也会产生嫉妒情绪。

女孩在3岁时嫉妒表现得多一些,在11岁时男孩的嫉妒表现相对于女孩多一些。

因此需要家长注意:

家庭成员之间要尊老爱幼、谦虚礼让、不在家议论他人,说三道四。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潜移默化,孩子耳染目睹在一个经常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家庭里,他的嫉妒心理也会逐渐膨胀起来。

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正确掌握表扬和批评的“度”,使得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家长要尊重自己的孩子,既不能拿自己孩子的优点去贬低其他孩子,同样也不能拿其他孩子的优点来指责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当着别人来批评自己的孩子,以免孩子产生自卑或对抗的心理,进一步转化为嫉妒。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如何防止孩子产生妒忌心理

有的孩子一听到别人成功了,就觉得自己失败了,心里很难受。这种心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调整,就会产生忌妒、嫉恨情绪。

有的孩子一听到别人成功了,就觉得自己失败了,心里很难受。这样的心理对于一个急于上进的孩子而言是真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心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调整,就会产生忌妒、嫉恨情绪。您觉得该怎么办呢?

人大附中的刘彭芝校长告诉过我,对于孩子的成功心理要加以引导,特别要防止忌妒心。刘彭芝校长的做法值得父母们借鉴。

刘校长在当班主任时倡导“消除秘密武器”,经常让学生在班里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谁能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家就为他鼓掌,向他表示敬意。比方说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银奖的一位同学说:我习惯于躺在床上想问题,想好了之后起来把它记下来;有的同学的经验是把知识串成链,以便巩固复习。结果这个班里出现一种风气,大家都能敞开胸怀,把自己的“秘密武器”教给别人,大家共同提高。这种做法引导孩子胸怀宽广,每个人都获益很多,既得到了友情,又得到了智慧。他们觉得自己的学习方法比过去多了,而且在旧的方法上又不断产生新的方法,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自信。在这样的氛围中形成的集体,是温暖的集体,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高尚的人格,善于与别人合作。

很多老师抱怨,优秀学生的培养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因为孩子之间的竞争使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糟糕。对于父母而言,同样有这样的担忧,怎么办呢?

父母不要让你的孩子仅仅为了名次,为了分数去学习,更不要鼓励孩子参与恶性竞争。如果不能和其他同学友好相处,不能共同分享学习上的心得,搞保密垄断,就是狭隘的,有损心理健康的。要让孩子学会用大胸怀、大境界对待学习,在班级里有朋友,人缘好,这会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大家互相团结、帮助,这才是真正的学习。防止孩子的忌妒心,我的教育建议是:

一、关心孩子在班集体的情况。如果你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作为父母就要特别注意他与其他优秀学生的关系处得好不好,当然也要关注他和班上其他同学的关系如何。

二、消除孩子盲目的优越感。有些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好,或者各方面发展得不错,就会很骄傲。比方说他看到一些工人、清洁工、厨房的师傅,态度就非常不屑,很不友善,或者鄙视一些穷亲戚和做普通工作的邻居。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骄傲,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表现。尽管我老父亲文化不高,但他给我打过一个比方:驴啊马啊架子大,有用;人架子大,没用。所以说人特别需要热情地对待别人.真诚地对待别人,才会有用。

三、让孩子体验普通人的生活。人大附中有一个很好的做法,他们组织一些优秀的学生在学校里进行各种调查,如调查食堂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调查门卫是怎么样站岗执勤的,调查学校管后勤的各个部门是怎么保证这个学校正常运转的。学生经过大量的调查之后,回来进行交流,大家明白了:原来为了让我们能安心地学习,有那么多人在为我们辛劳。餐厅,天不亮就要开始准备;门卫,刮风下雨都要坚守在岗位上,不管什么样的人来都要有礼貌地对待,而且处处要维护学校的声誉,不怕麻烦。这种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哪里呢?在于它不是用说教的方式,而是用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去调查、去体验、去感受,感受那些普通人的崇高境界,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尊重。这样的教育孩子是心悦诚服的,是从内心里接受的。

四、多和老师联系。孩子在班上的具体情况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父母最好定时定期地与孩子的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及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如果孩子存在什么问题,就能及时了解,还可以请教老师共同解决。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中的妒忌现象

  一些儿童和少年认为父母对待他们不好,尽管这完全不符合实际。这类孩子通常妒忌父母对家里最小孩子的偏爱。一般情况下,家长虽然也觉察到了这种妒忌心理,可是却不以为然。他们对于那些已经看出许多并非假想的疾病的病因,就在于对医生和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忠告不予重视。

  一般来说,妒忌并不以病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通过那些任性的要求和:故意惹人生气"的行为表露出来。所以,敏感的家长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症结所在。可是,只装做没发现和没注意是不够的,应当寻求减轻孩子心中痛苦的办法。这里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每种情况都有其个别性。每位父亲和母亲的任务就是要减轻确信父母对待自己不好的孩子心中的苦楚。

  有一个事例,一位母亲说::我们尽量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对大儿子更慈爱一些。可是他觉得似乎我们在哄骗他,他那表情似乎想说:‘不,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哄弄不了!’他希望在他需要的时候得到爱抚,而不是在我们想到的时候。他搞恶作剧就是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因为,象一切好妒忌的孩子一样,他想突出一下自己。"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家长这样做,并不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做的是时时刻刻保持对孩子的关心,并将这种关心在孩子之中平均分配,这样妒忌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家政厨师招聘(厨房厨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