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孩子的竞争也需要合作,如何让孩子学会倾听与合作

2022-06-19 23:00:14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孩子的竞争也需要合作

现在的父母都能感觉到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经济形势在变,思想观念在变,人的生活方式也在变。将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也是一个在合作

1、孩子的竞争也需要合作

现在的父母都能感觉到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经济形势在变,思想观念在变,人的生活方式也在变。将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也是一个在合作中求生存的社会。所以要使孩子将来成为社会上的主人,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树立一种竞争与合作的意识,积极支持与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团体活动。

这些团体活动可以是既讲团体荣誉又允许通过个人竞争发挥自己努力的大多数球类运动,比如足球、排球等,也可以是通过个人表现来实理团体荣誉的竞赛,比如游泳、网球等;当然也可以是学校举办的辩论赛、集体演讲、管弦乐表演以及其他集体活动。

在这些竞争活动中,孩子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参与竞争,他会得到其他团队成员的支持,并且会因为在团队中的良好表现而受到他人的称赞。孩子在活动中,也可以逐渐学会如何对待失败,并且学会怎样支持团队中的其他伙伴,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孩子在活动中慢慢培养了个人的信心,而且提高了个人能力。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去体验遭到失败的痛苦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孩子参加活动时,家长要支持孩子参加活动并对孩子做出的努力表示赞赏。要让孩子自由地参加各种竞赛,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某一项竞争活动;当孩子不想参与竞争或不喜欢某一项竞争项目时,最好不要勉强,让孩子自己决定。

孩子之间的竞争应该以充分合作为前提。不要让孩子仅仅为了赢得竞争而不顾一切,以至于做出一些孩子不该做的事情。

作为父母,应该从孩子小时候有意识地培养、鼓励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生活中许多游戏、活动都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比如孩子们在一起参与学校内组织的各种活动,相互平等,共同参与。而且孩子们在合作性的团体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对他们的一生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如何让孩子学会倾听与合作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会觉得不论自己做什么都是合理的,这常常会让很多父母都感到苦恼。父母会不知道应该怎样让孩子们别人的意见,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合作。那么,有哪些方法是有助于孩子倾听和合作的呢?

  父母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和合作呢?可能每个父母的方法都不一样。

  1.做评论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都要记住少就是多。事实上,有些时候你向孩子们提出自己的请求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大的能够使得你的话被孩子听到或者是孩子们按照你的请求做出相应的反应的机会。

  2.在你向孩子们提出请求的时候,要确保自己和孩子是有联系的

  在父母向自己的孩子提出请求的时候,父母不应该离孩子太远,父母可以走到孩子所在的地方。看着孩子的眼睛,给他一些爱的触摸,引起他的注意,然后再说出自己想要他们做的一件事情。当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做了之后,或是在你解决了孩子不愿按照你的要求做之后,再提出自己的下一个请求。

  3.创建一个例程列表

  为你家庭的上午,下午和晚上的例程制定出一个例程列表。你可以让你的孩子一起帮助你来创建这个列表,在创建这个列表的时候,你可以让孩子们选择一张图片来代表这个例程,这样你就可以和你的孩子一起讨论过程了。你可以列出以下这些事情:

  (1)给孩子们了解例程的概念,让孩子们在学校也用里程表

  (2)一遍又一遍的去看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3)创造出最好的结果

  比如说,你可以让你的孩子在穿好衣服,吃完早餐和刷完牙之后在看视频,但是前面所做的事情会让孩子们没有看视频的时间。这样就消除了父母的提醒和警告了。

  4.用冷静沉稳的声音和孩子们说

  你有没有仔细听过自己在纠正孩子的行为的时候的声音?你知道你在纠正孩子们的行为的时候的声音是非常强烈的吗?试想一下,这样的声音孩子们听起来又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如果没有出现非常严重的情况的话,真的有必要用这样强烈的声音来纠正孩子们的行为吗?

  为了让你的孩子静下来听你说话,你可以想一下自己想要听到孩子们以一种怎样的语气来回答,是用一种强烈的愤怒的声音还是平静沉稳的声音呢?同样,你的孩子的感受和你的是一样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输得起的孩子才有竞争力

“排他性竞争”不适合孩子

有一位在公司做管理工作的妈妈,特别崇尚 “鳗鱼效应”。其“理论依据”是:以前渔夫捕鱼时最犯愁的就是带鱼捕上来后很容易死,后来,一个聪明的渔夫在船舱中放进了带鱼的天敌——鳗鱼,于是,鳗鱼追着带鱼咬,带鱼被迫四处逃窜,带鱼体内生存的欲望被激发出来,死亡率大大降低。

这位妈妈认为,对孩子也应该让他早早地懂得竞争、学会竞争,把他的竞争天性“激活”。

初听这番话颇有道理,但仔细澄清一下,便发现这个类比有点简单化了。

竞争是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竞争的释义是:“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争胜。”这种成人职场上的拼杀遵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规则,是一种“排他性竞争”。

而孩子们生活在“太平天国”中,他们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并不是非得争出个你输我赢的结局不可。将来即使孩子上了小学,参加竞争性比较强的运动会尚还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况且,“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是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全优良的品格的。

电视台要来幼儿园给孩子们拍摄一段录像,老师、孩子和家长知道了都很高兴。摄制组来了以后,发现为了取得较好的视听效果,不能让所有孩子都参加,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家长来园告状:“老师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原来是没上节目的个别孩子回家后就不吃饭,发脾气,哭诉:“某某还没有我表现好呢,为什么她上电视我不能上电视?”“老师偏心,喜欢某某,不喜欢我。”家长知道后不但没有正面引导孩子,而且还把老师告到园长那里,弄得园长和老师都很被动。

可见,对孩子实施“排他性竞争”教育,会使孩子对人对事缺乏理解、宽容和大度,而且很容易因一件小事就挫败了自尊和自信。

输不起的孩子真痛苦

竞争本身是个中性词,对人具有健康向上的积极作用的就是良性竞争,使人变得自私、狭隘、妒忌、规避、退缩的就是恶性竞争。孩子“输不起”就是恶性竞争的消极影响。

输不起的孩子常常是这样的:

_生气

中班孩子在进行拍球测试,蓓蓓刚拍了两下,球跑了,她气得噘着嘴不拍了。小朋友帮蓓蓓把球拣过来,她还是不拍,老师来劝也没用。蓓蓓平常就是这样,总是跟自己过不去,稍微有点不顺心就生气。

_说谎

上大班的都都经常制造“家园矛盾”。美术课上他的作品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他就跟妈妈说:“今天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排座位没有坐在中间,他就告诉妈妈:“老师不让我学习,让我坐在旮旯里。”于是妈妈常为此类谎话去和老师“沟通”,把老师弄得哭笑不得。

_攻击

可可和睿睿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老师近来发现,画画或手工活动时,每次做到一半,可可就会把睿睿的工具抢走。原来,睿睿的画和手工作品常常得到前来观摩的其他老师或家长的称赞,这使可可“醋意”大发,就搞起了小破坏。

_退缩

佳佳上小班了,她很喜欢幼儿园和老师。可是,有一段时间她却不想上幼儿园了,妈妈问佳佳为什么,佳佳不说;妈妈问老师,老师也说不清楚。后来,佳佳总算说出了心里话,她不想上幼儿园的真正原因是“画不好气球”。

_任性

妈妈觉得洋洋是个小“两面派”,在外面,尤其是在老师或比他大、比他厉害的孩子面前,洋洋是低眉顺眼的,可是在家里,他就任性得很是“嚣张”。什么事都得顺着他,否则他就百般耍赖、撒泼,直到取得最后“胜利”,一家人都被他折腾得筋疲力尽,苦恼不堪。

总之,输不起的孩子要么情绪低落,心理痛苦,态度气恼,要么性格倾向不可爱,影响他们将来和谐性格的形成。因此,培养孩子赢不骄、输不馁的绅士风度真的很有必要。

输得起才赢得起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是深厚阅历培养出来的大将风度。“输得起”意味着认输而不服输,并力争东山再起的良性竞争状态。带领孩子进入良性竞争需要从小就培养良好的竞争素养——

常常念叨别人的优点

这是认可别人、接纳别人的“情商”培养。对于输不起的孩子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熏陶。

爸爸妈妈可以经常与孩子聊聊:“某某小朋友有什么优点?”“你可以从某某小朋友身上学到什么长处?”

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知识和技能上的匮乏常常是孩子产生挫败感的直接因素。

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那就手把手地教他知识和技能,让他产生成就感,建立自信心。

游戏时别总是让着孩子

和孩子下棋、打扑克、拍球时,别总是让孩子当胜利者。因为孩子与成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大人觉得让让孩子只是玩玩而已,孩子却把游戏当成“工作”一样对待。

爸爸妈妈要善于利用游戏让孩子知道有输有赢很正常,锻炼他承受 输局带来的心理压力。

合作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子

观察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可以发现,赢得竞争的人首先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因为我们处于一个专业分工精细而又合作共处的时代。因此,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好的合作者将是孩子善于竞争的坚实基础,过分争强好胜的孩子反而在人际关系上隐含很多问题。

_鼓励孩子战胜自己

教育孩子不是把“挫败别人”当作目标,而是把自己作为竞争对手,今天的我要胜过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又胜过今天的我,这次的我比上次的我还棒——让孩子为不输给自己而努力。

说到底,这种看似不与人争的教育,其实是为了使孩子将来面对成人社会时能更有实力地竞争。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竞争意识

总的来说,要弥补家里家外孩子心理和行为的落差的原则是:在家里,不断增强对孩子过度自我意识的限制,引导他进入公平竞争。如果惯着孩子的性子,家长的爱就是害了;在外面,如果他非要“公平竞争”,就应该鼓励他坚持下去,这样挺好,不需要改变。

具体来讲,建议家长们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家里经常与孩子玩对抗性的游戏和活动。要分步骤,因为有的孩子心灵非常软弱,非常不自信。如果他总输,他会认为父母不爱他了。家长可以经常性地表示爱的情感,理解与接受孩子的情感,这样在对抗游戏中,即使输了,孩子也不会觉得难以承受。再有,家长开始时先故意让孩子多赢几次,再慢慢导入游戏规则,进行公平竞争,并强调遵守规则比赢了还重要这样的价值观。

其次,家长一定把握好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度。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也会导致孩子接受不了失败,而接受不了失败的孩子是脆弱的。小孩子不可能始终一致地执行着与他人相处的规则,告诉他可以无意犯错误,但不能故意耍赖。要十分严肃正经地告诉孩子应当或不应当做什么。

最后,要经常在非竞争情况下,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即使在大人看来不合理,有时也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或意愿行事;让孩子参与家庭规则和计划的制定与讨论,不制止孩子询问大人的看法。这样,就不会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孩子在竞争中就不会那么输不起。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