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儿子四岁,一直都是我在照顾,可是最近几个月,他变得一生气就打我?怎么办呢?

2022-06-25 09:38:46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他动手的第一次的时候就该给他个教训。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过度的溺爱到老了就别怨他不孝顺。有错就要挨罚,挨罚要立正。
孩子之所以打你一般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为

他动手的第一次的时候就该给他个教训。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过度的溺爱到老了就别怨他不孝顺。有错就要挨罚,挨罚要立正。

孩子之所以打你一般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力,只是不得法,发现打你是只能引起你注意他的方式。

一种是你纵容他的结果,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犯错误时会先试探你,比如他一开始可能只是无意中碰到了你,发现你毫无反应,后来开始慢慢尝试打你一下,你还是没有过多追究,渐渐的胆子大起来,越来越过分,打你变得肆无忌惮,因为他已经明白了他可以放肆。

小孩还是要多向好的方面引导,不能拿他还小当借口,其实他什么都懂,我家孩子三岁,也和他的伙伴们学着打人,回来打我我是坚决要批评甚至打回去的,形成了习惯,觉得打父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长大了就是祸害了,请好好重视这个问题。

孩子大哭撒娇任性家长应该如何做?

孩子大哭、撒娇、任性,哪一位父母没经历过?然而父母对待的态度、处理的方式却大不相同。

列举几种常见的不当情形。 安抚泱求,尽量满足。溺爱孩子的父母听不得孩子的哭声,尤其是初为人母之时,婴儿时期,孩子一哭就抱、哄、晃悠;幼儿之时,孩子一闹就满足其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

训斥打骂,高压制止。脾气暴躁的父母一见孩子哭闹就来气,大声责骂,高声呵斥,再不行劈头耳光,揍打一顿。

先硬后软,最终屈服。一开始面对孩子的哭闹任性态度强强硬,但经不住孩子的时间磨泡,最终还是心软、赌气、生气、不情愿地满足了孩子的要求。

先以理说服,后失去原则。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一开始教育说服,唠叨没完,有不能让孩子太任性的自觉意识,但孩子哭闹的时间一长,心就软化,最终缴械投降。

听之任之,毫不在意。一些父母觉得孩子就该哭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最正常不过,不管不理,孩子哭闹完了也就没事了。

对以上几种态度弊端的剖析。 一是无意识无原则,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与否一味地满足,这是溺爱孩子的典型表现。其实溺子等于害子的道理谁都懂,可一些父母就是没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发展成为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教养、最终失控于父母的“问题孩子”。

二是高压政策,以暴制暴。虽然制止了孩子的无理要求,但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也非常大。比如孩子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继承”父母的“暴力手段”,以此解决问题,难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再者,会扭曲孩子的健康人格,要么变得懦弱胆怯,要么变得暴戾恣睢。而且有碍于建立父母与孩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

三是有意识不坚守原则。这些父母能认识到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坏处,但就是狠不下心,或不知道正确的做法,因而未能坚守住父母的原则,结果被孩子摸住了脾性,每次“矛盾冲突”最终以孩子胜利告终,其结果也基本类似于第一种。

四是由其任性,置之不理。这类父母的行为是被动式的,他们没有教育孩子的自觉意识,没有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典型的“无知、无法而无畏”。孩子最终虽不会任性,但会渐渐淡化亲情,最终形成冷漠无情的人格。

如何办? 一、温柔而坚定。不要采取暴力,但态度坚决,敢于说不。

二、陪伴孩子,呵护亲情。在孩子哭闹任性时不要不理不睬,要陪着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关爱不会因其无理任性而不复存在。为一下步奠定“情感”基础。

三、冷静后沟通,晓之以理。待孩子哭闹终止后,一定要和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辩理,父母加以正确教育、引导。若孩子的要求真的在理,可以采取补救的措施,但告诉孩子,要好好说理,不哭闹任性要挟父母。

引述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做法作为结束语:

“你就坐在那儿,表明你的姿态,‘今儿这事说不行就是不行,你尽管闹吧’。这一次他就会知道了,闹是没有用的。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可也要注意另外一点——不能让孩子太压抑了,要满足他三分之一的要求。一定记得,主动和孩子沟通,鼓励他和我们交流,说出他的想法。让孩子明白平静沟通才是有效的。

对这样的孩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冷处理”!

所谓冷处理就是不理他,任他撒泼打滚,任他大哭大闹,家长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既不申斥,也不打骂,不闻不问,视若无物。

孩子其实是非常聪明的,他们的一些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最拿手也最简便的武器一是哭二是闹三是撒泼打滚,歇斯底里逐渐升级。他们在使用这些“武器”的同时,小眼睛同时在观察大人们(尤其是爷爷奶奶)的反应,耳朵也在认真地听着周围有无安慰或者妥协的声音。如果他们所希望看到听到的反应正好满足了要求,他们便以“胜利者”的姿势停止了威胁。一招得手,下次再来,招招进逼,不断升级,何日才是尽头?!

基于以上原因,对于大声哭叫,撒泼打滚,以此威胁家长的孩子绝不可心慈手软。而当他们正处于胡闹“高潮”时期,也不要企图以讲道理或者以降低价码的方式与孩子“进行谈判”。有的家长性情暴躁,企图武力征服,不打则骂,可能一时收效,但没有真正触到孩子的“思想”深处,他们很有可能下次“再来”。

那么“冷处理”之后,如果孩子停止了威胁,自己无趣的恢复了常态,家长便要适时地对他进行认真的“教导”。这个教导必須认真“备课”,既动之以情,亦要晓之以礼,告诉他这样的方法有何错误,有何害处,正确的方法应该怎样做,并警告他下次不可重来。此时孩已有挫败感,如能表现出认错的姿态,则可以给以一定的补尝和奖励。